今天不单独写影评了,用最近看的电影来聊一聊现在的好莱坞。
在经历了战况凄惨的迪士尼“三部曲”(狮子王,白雪公主,A Complete Unknown)之后,我对好莱坞充满了疑问。究竟是什么样的变革,能让一个曾经产出电影标杆的地方,变得遍地狼藉。
如今的迪士尼
在 19 年收购 20 世纪福克斯影业之后,迪士尼集团下大的电影发行工作室可以说是多了两位猛将,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迪士尼本身在家庭喜剧,动作冒险片上的欠缺。并且尤其是通过 20 世纪旗下的 Searchlight Pictures,补上了独立电影和文艺片的空缺。但是看看最近迪士尼发行的电影,除了上面提到的三部曲之外,新美队、海洋奇缘2,他们制作的并且宣发比较给力的电影。但是这些电影都逃脱不了公式化剧情的诟病,甚至部分电影让人怀疑是不是拿 AI 写的剧本。我调几个我觉得比较有特点的来写写。
Musical
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,musical 这股风突然席卷了好莱坞。比较大爆的是 24 年的 Wicked。这类的电影不是说之前没有,只是 24 年之后特别多。狮子王,海洋奇缘2 这两部是和 wicked 差不多前后脚上映的。白雪公主也是 musical,但是要晚很多,这部我们等下再说。狮子王给我的感觉,是迪士尼知道环球的 wicked 项目之后急了,赶鸭子上架弄出来的。这部电影我进去看了一个小时,实在是看不下去跑出来了,并且现在让我对他评价我都有点词穷,能想到的只有一个字 - 懒。故事拖拖拉拉的一点意思都没有,大场景的设计也没看头,并且演员完全没有唱 musical 的功底。其实 wicked 的 Ariana 也没有 musical 唱功。唱 musical 很考验对气息的把控,也就是得有中气。这样唱出来的声音才是立体的,有棱角的,能支撑起 musical 的场面的。Ariana 唱自己的歌的时候都没啥气息。
那么问题来了,演员的唱功不行,怎么办呢?聪明的好莱坞制片厂告诉你:后期啊!我可以做视觉特效,那我也可以做声音特效啊。于是乎,演员不够后期来凑,这些 musical 电影变用上了声音处理软件。过了一遍后期之后,演员唱的都在调上,很好是不是?但是还是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:中气。这个是后期调不出来的,并且在调音的过程中是要损失声音的特性的。最后出来的结果就是演员的声音听起来很不真实,而且也很不立体。好处是可以保证是一直在调上的。我觉得请 Ariana 来演 wicked 更多就是资本的运作。流行歌手是不适合去唱 musical 的,musical 的唱功也不是一时半载可以练出来的。哦,A Complete Unknown 也是。在这个片子之前我还是很喜欢甜茶的,看了这片子之后直接脱粉了。
A Complete Unknown 的问题是他的剧本。它把 Bob Dylan 这样一个写出了很多特殊时代背景、极具思考价值的歌的人,刻画成了和情人做爱来激发创作灵感的人。而 Bob Dylan 所经历的特殊时代背景:美国的社会变革,反战主义等等,直接被一笔带过了。影片中还有提到过一次核打击警告的误触,但这个事件成为 Bob Dylan 找到新的情人的引线。。我觉得这个编剧真的很逆天。全片做的好的点,是把甜茶的声音调教的很像 Bob Dylan,包括使用调音唱歌。我的评价是,不如打开 Spotify 去听原唱。比较类似的,白雪公主的剧本也有问题。首先,我不觉得中文互联网上声音很大的 白雪公主不够白 是个问题。我是喜欢 Rachel Zegler 这个演员的,并且是从她的出道作 West Side Story (2021 版) 看的。她在 West Side Story 中就体现出来了很好的 musical 唱功。West Side Story 里面的歌是她自己真唱的啊,1961 版的是找的专业演员唱的。在白雪公主里,Rachel 的声音有被修,但是已经比别人好很多了 - 中音和高音的质量是可以的。而白雪公主的故事,就有点既要、又要的味道了。我们都知道,白雪公主本身是童话嘛,说好听点是教导小孩要做真善美,说难听点就是哄小孩的。我觉得一个童话故事之所以能经久不衰,它得足够简单,两级分化十分严重,好人就是好人,坏人就是坏人。这样有了比较极端的对比之后,故事中的浪漫就让人感觉很为之撼动。但是!迪士尼说他们不想要那种,王子情到深处就爱上了白雪公主,俩人之前都不认识,王子就稳了昏迷的公主,然后快快乐乐幸幸福福在一起的大男子主义,想要来点新的,来点合理的,两情相悦的,有感情基础的剧本。我觉得这没问题啊,并且他们在这一部分上写的是没问题的。那我为什么前面说,这是个纪要,又要的问题?就因为,迪士尼在想搞点真实的时候,还是放不下这是一个童话故事的底子。在我们经理了显示世界的真实之后,剧情还是被强行掰回了我们需要真善美,美丽的公主擦亮了群众和士兵的双眼,唤醒了士兵们对之前人人都十分天真的社会的记忆,然后叛变了。。。你想想,一边看着这样的剧情,一边看白雪公主那不贴合现实的公主病,黑心皇后的“花只能看看,有硬实力才能让你站起来” 等等.. 就十分割裂啊。要么就好好讲好新时代的白雪公主故事,要么就拿白雪公主的设定写个新故事出来。这种为了满足政治正确所带来的牺牲与填补真的就是一坨。
97 届奥斯卡
对比起迪士尼三部曲,第 97 届奥斯卡也是让人眼前一黑啊。别的不说了,就说说最佳影片。我们先来看看提名的全名单:
- 野兽派建筑师(The Brutalist)
- A Complete Unknown
- Conclave
- Dune: Part Two
- Emilia Pérez
- Nickel Boys
- I’m Still Here
- The Substance
- Wicked
- Anora
在这些里面,Anora 得奖。野兽派建筑师太犹太复国主义了,这个不存在得奖可能。体量比较小的Emilia Pérez,Nickel Boys,I’m Still Here 我没看过,不做评价。Wicked 前面简单带了一下,这个片子剧情节奏上也有问题。本来是舞台剧改的,正常节奏拍下来,剧本可以改一改,结果应该是挺好的。但是导演非要拍上下级。我是挺不理解的。Dune: Part Two.. 我觉得没有 1 来的那么震撼了,而且也是一个肯定会有续作,还有个前作在的,被夹在三明治中间的影片。观感上没那么好。ConClave 我觉得很可惜,这部电影的导演、摄影都是之前奥斯卡最佳外语影片西部无战线的人。他们也继续在这部电影中展现出来了极高的剪辑、节奏把控、灯光、摄影、艺术细节。但是就是临门一脚,被剧本给坑了。这个剧本真的是不合逻辑,不合情理还带着点异想天开。真的为难 Ralph Fiennes 和 Sergio Castellitto 了。如果但看剧本的话,我只能给 4 分;但是这二位把观感拉到了 6 分,真的为难二位了。本来应该是很有希望拿奖的片子的。
然后就是重头戏了,Anora。讲的是俄罗斯叛逆公子哥在自由美利坚(或许)爱上了风情店员工(女主 anora)的故事。这部电影的中期表现、结构是灾难级别的。全片 2 小时 19 分钟,中间大概有半个小时的闹剧,真的是闹剧。节奏乱的让人很烦的那种。如果高尚的你觉得这也是一种艺术追求的话,那我没话说。我是欣赏不来。这个电影的结局也挺逆天的,公子哥没办法听家里的话和家里走了,anora 找了公子哥父母手下的手下的手下继续生活下去。。。然后俩人在手下送被赶出家门的 anora 回家,到了地方之后在车里又 DOI 了。。。我觉得挺逆天的。
总结
絮絮叨叨的还写了挺多,主要还是觉得 97 届奥斯卡,好莱坞的这些制片厂都烂完了。甚至没有拿出几个还算可以的答卷。并且我是真觉得 Anora 能拿奥斯卡很不可思议。
除另有声明外,本博客文章均采用 知识共享(Creative Commons) 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相同方式共享 4.0 国际许可协议 进行许可。